清華大學山西清潔能源研究院
來源:
|
作者:213lantian
|
發布時間: 2020-04-13
|
5687 次瀏覽
|
分享到:
?清華大學山西清潔能源研究院(以下簡稱“清華山西院”)是由清華大學獨立舉辦,在山西省設立登記,從事科研開發、科研成果轉化及產業化相關活動的事業單位。研究院宗旨是發揮清華大學學科優勢和山西省清潔能源研究的資源和技術優勢...
清華大學山西清潔能源研究院(以下簡稱“清華山西院”)是由清華大學獨立舉辦,在山西省設立登記,從事科研開發、科研成果轉化及產業化相關活動的事業單位。研究院宗旨是發揮清華大學學科優勢和山西省清潔能源研究的資源和技術優勢,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推動行業科技進步和山西省區域經濟發展。研究院業務范圍包括清潔能源相關技術和產品研發、科技成果轉化、科技企業孵化、技術培訓和咨詢、檢測服務等。重點研發清潔能源、煤基低碳及大數據、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生物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現代煤化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戰略規劃和咨詢、技術研發與應用、科技成果轉化、科技企業孵化及引進、舉辦高層次科技和人才交流活動、檢測認證服務等相關領域。未來,清華山西院將引進國家或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相關資源,建立專項實驗室、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流動站。清華山西院將建成布局合理、設施一流、配套完善的現代科研基地,建設成為“政、產、學、研、用、金、介”七位一體的研究院。
雙方根據各自業務需要,在項目咨詢、技術開發、技術服務、人員培訓、工程建設等方面開展全方位合作,充分發揮各自資源、技術、管理和人才方面的優勢,互相給予支持與優惠,共同開發能源、環保、市政等相關領域市場。合作項目主要為常低壓粉煤氣化、燃玉米秸塊(粒)循環流化床、固定床氣化等及其相關污染控制技術。
合作專家簡介
張建勝,1997年畢業于清華大學熱能工程系,2001年獲得清華大學博士學位。現為清華大學長聘教授,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山西清潔能源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山西省青年科技人才協會副會長。曾擔任太原理工大學副校長(掛職,2017.9-2019.9)。入選2010年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2017年獲“科學中國人”榮譽稱號、2018年獲得中國石油和化工行業影響力人物稱號、2019年入選山西省“三晉英才”支持計劃拔尖骨干人才、入選第七批山西省學術技術帶頭人、2019年獲得中國發明協會“第十一屆發明創業獎?人物獎特等獎(授予“當代發明家”稱號)”。擔任全國煤化工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煤轉化分會技術委員會委員、中國氮肥工業協會團體標準化工作委員會委員、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煤化工專業委員會專家組專家、循環流化床高效清潔燃燒與利用山西省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北京生態設計與綠色制造促進會首席技術專家、中國氮肥工業協會技術委員會委員、《中國煤化工》和《大氮肥》編委等。
主要從事煤氣化、流化床和粉煤燃燒及污染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先后擔任國家863、973、自然科學基金課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負責人,作為課題負責人承擔的科研經費超過2億元。入選2010年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2017年獲 “科學中國人”榮譽稱號、2018年獲得中國石油和化工行業影響力人物稱號、2019年入選山西省“三晉英才”支持計劃拔尖骨干人才。針對當前大規模煤氣化的核心問題,將燃燒專業的相關概念和工程經驗引進煤氣化領域,提出了解決水煤漿氣化技術核心問題的方案,建立了一整套完整的煤氣化工藝開發的實驗體系、完善了我國獨立的煤氣化理論和設計體系。先后開發了三代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清華氣化爐工藝技術并進行了成功的商業應用,打破了國外大公司在煤氣化技術市場上的壟斷,使我國的煤氣化技術進入世界領先水平。在國內外發表論文180余篇,出版專著6本。研究成果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教育部技術發明一等獎一項,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三項,中國石油和化工協會科技進步一等獎一項,中國氮肥工業協會技術進步特等獎一項,中國氮肥工業協會技術進步一等獎和特等獎一項,煤炭工業協會特等獎一項,全國發明展覽會“發明創業獎?項目獎”金獎等、日內瓦國際發明獎金獎等。申請專利100多項,授權80多項,并以PCT方式獲得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加拿大、歐洲等11個國家和地區的發明專利1項。